当前位置:主页 > 考研攻略 > 考研新闻 >

考研热的真相:高等教育普及时代的唯学历问题
发布时间:2017-12-28 11:59 发布作者:中华研招网

近年来,有的地方本科院校甚至以组织学生考研作为办学目标,没有扎实的本科教育。图为2017年12月23日,山东聊城,聊城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考点,考生正在排队进场。视觉中国 图

  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已经结束。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继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高涨之后,2018年报名人数继续高涨,达到238万人,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增幅18.4%。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考生中,往届生增幅超过应届生。调查显示,超七成考生读研为改变学校背景出身,提高就业竞争力。

  选择考研,这属于个体的权利,而当大多数选择考研者是冲着提升学历层次,改变学校背景而考研时,则反映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和人才评价存在问题。

  高等教育已普及,人才思维仍停留在唯学历阶段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舆论每年都把当年称为大学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年”,现在这一概念已经不吸引人了,因为大家发现,大学毕业生就业没有“最难”,只有“更难”:201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820万。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2年达到15%,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按照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形势,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50%,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也就是说,在不到二十年时间中,我国高等教育就从大众化进入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普及化,意味着我国国民的整体学历大幅提高,如果还是以学历识别人才,将学历与就业一一对应,将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并限制大学毕业生的选择。

  然而,我国并未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从“学历社会”转向“能力社会”。我国社会的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还停留在精英教育时代,那个时代大学生很少,大学生身份很“珍贵”,因此,还是按学历识别人才,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就业特别关注。人才评价还存在唯学历论,大学毕业生还是被强调其“大学生”的身份。

  这带来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受教育者接受高等教育,还是为追求获得一纸文凭,而不是提高自身能力。这导致大学毕业生的整体质量并不高,难以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工难并存。不少高中毕业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后,就不再努力学习,以为靠大学生身份就能获得不错的发展,在大学里浑浑噩噩,直到临近毕业,才发现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想进一步考研,追求更高的身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另一方面,社会对“大学生”特别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还普遍抱有强烈的刻板印象,认为他们“理当”到某些行业、岗位就业,至少是不应该从事某些行业,否则就被另眼相待。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拥有强烈的精英意识,不愿意放下身段,从事某些特定行业。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存在“有业不就”的问题。

  其实,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目的,就是整体提高国民素养,让各行各业都有大学生,以此推动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如果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大学毕业生还不愿意到某些行业、岗位就业,那这些行业、岗位怎么提高服务水平呢?那么多大学毕业生到哪里就业呢?

  当下高等教育满足的不是社会需求,而是学历需求

  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2月19日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意见》指出,要深化“引企入教”改革;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学校、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以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意见》还要求,职业学校新设专业,原则上应有相关行业企业参与。《意见》鼓励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

  国家之所以提出产教融合,目的是解决人才供需“两张皮”问题。我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学,实质面临两方面需求,一是受教育者接受更高教育,获得更高学历的需求(招生端),二是社会发展、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人才的需求(培养端和出口端)。这两方面需求本来应该是统一的,即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学校则针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办学。

  但在我国,这两方面的需求却并不统一,受教育者选择教育,往往首要考虑的并非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而是如何获得更高的学历文凭,于是,学校办学并不注重社会的实际需求,而更多是为满足社会对学历的需求,“供给”更多的学位。也就是说,从学历角度,学校办学的供需可以说是一致的:供给学位、满足学位需求。而从人才角度,供需就变为“两张皮”:只注重学位供给,不重视质量和结构,导致大学培养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要将人才供给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就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最重要的供给侧改革,就是学校要从供给学位(以学历为导向办学),转变为供给人才(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办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阶段,高校办学具体分为精英教育(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大约只有10%的高校进行通识教育,主要培养学术型人才;而其余80%~90%的高校,都应该进行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技术人才、应用型人才。实施这两类教育的高校,都需要有明确的定位,这是保障人才培养结构和社会需求接轨的重要方面。

  当前,我国大量地方本科院校,都想办为学术型大学,而不安于职业教育定位,这是人才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由于办学强调规模、体量,又以学历为导向,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障,有的地方本科院校甚至以组织学生考研作为办学目标,没有扎实的本科教育。

  根据近年来官方和民间机构的统计、调查数据,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最难的群体,来自地方本科院校。之所以这些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最难,主要原因是这些院校的办学定位十分模糊,大多想办成学术型大学,追求上层次,但不论办学条件,还是社会对这些院校的需求,都只是进行职业教育,培养应用技术人才(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最多10%的高等院校培养学术型人才,其余的高等院校应该培养应用型人才,可我国想培养学术型人才的高校达到60%以上)。由于办学定位出现偏差,这些院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呈现所谓“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形,学生毕业后就业难是可以想象的。

  另外,为追求快速上层次,这些地方本科院校把毕业生考研作为重要的办学追求,有的学校还把这作为办学和学生毕业的出路,通过考研解决毕业生的“就业率”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业发展问题。具体做法是大学新生一进校,就被动员开始“高四”生活,把考研作为又一次高考,这些高校也和高中教育一样,采取高中管理方式,同时,只重视与考研相关科目的教育,非考研科目则“放水”让学生通过,包括理工科专业课程所要求的实验,也能不做则不做。这种“考研模式”的大学教育,把学生逼上考研一条道,将高考前的励志教育延伸到了大学阶段。毕业时学生们不考研而选择就业的话,因为没有接受完整的本科教育,根本就没有就业竞争能力。

  但由于考研录取的名额毕竟有限,考不上研究生的,有的会继续复习迎考,还有的则必须面对就业,这就是“考研热”和“就业难”并存的重要原因。而且,据一些媒体当然未尽全面的报道,有的考进名校的研究生,连最基本的实验也不会做,完成学业极为困难,这又进一步影响到研究生培养质量与硕士学位的含金量。

  适应高等教育普及的新形势,必须打破唯学历论

  为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结构和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我国正努力推进六百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进行职业教育,可是,愿意主动转型的地方本科院校不多,社会舆论也把转型进行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技术人才视为“降格”。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建立新的高等院校评价体系,并推进研究生入学制度改革。

  为何地方本科院校不愿意进行职业教育,不愿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是因为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评价,看重学校的层次,觉得某所大学有硕士点、博士点,就比其他没有硕士点、博士点的大学水平高;认为培养的学生有多少能考上研究生,升入层次更高的名校,就是“有水平”。这导致地方本科院校难以安于自身定位,而是迎合这种功利评价。多年前,我国有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就被质疑为考研基地,而近年来,更多地方本科院校加入这一阵营。

  大学阶段教育异化为准备考研的应试教育问题,已经引起我国诸多研究生招生单位的重视,因此,我国也在推进研究生招生改革,主要改革措施是增加研究生推免比例,实行推免-审核制。但这一改革也遭遇质疑,主要意见集中在名校的推免比例过高,通过统一入学考试录取的名额减少,推免制度令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之间的考研竞争更激烈。

  以笔者之见,我国研究生招生,应该进一步改革,全面取消统一初试,实行申请-审核制,更加关注申请者的大学学业表现和学术潜能,这是遏制大学阶段教育异化为准备考研的应试教育、让每所大学重视本科教学的唯一办法。至于公众担心申请-审核制的公平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进一步推进大学办学改革,以及招生信息全面公开来解决。我国大学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重视研究生的招生、培养质量,北大、清华等高校已经在博士生招生时全面实行申请-审核制,但招生门槛并没有降低,原因在于导师对学生有很高的要求。

说到底,解决高校毕业生就很难,治理“考研热”,关键在于高等教育必须重视人才培养质量,有合理的结构。盲目追求高校上层次和学生提高学历层次,会误导高校办学和学生的学业规划,既制造教育问题,又制造社会问题。而引导高校有明确定位和正确的办学导向,关键在落实和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并推进高校实行以教育和学术为本的管理,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当办学回归自身定位,高校就会在定位基础上,选择适合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方式办学;对职业教育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教育来说,产学融合、引企入教,就会成为最基本的办学战略,不需要政府部门要求,学校也必须如此选择。

  为适应高等教育普及的新形势,社会必须打破对学历的迷思,转向强调求职者的实际能力。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突出大学生身份的大学生就业必然被纳入国民整体就业,大学生的身份必然被淡化。这不是不重视大学生就业,而是要求全社会全面转变教育观和人才观。

  对高校来说,在重视学历的社会,其办学关注的是回报给受教育者一纸文凭,这会忽视质量和特色,而在重视能力的社会,其办学必须关注怎样培养有个性、有竞争力的劳动者,高校自会进行严格的人才培养质量控制。对受教育者来说,接受高等教育,将不再是追求获得文凭,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并以能力去规划未来的职业选择和事业发展。而对用人单位来说,则是选择胜任的劳动者,提升岗位内涵,由此实现整体服务水准、行业水平的提高。

来源于:http://yjskyjob.com/

更多研招信息请点击:中华研招网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考试  研究生报考  研究生招生考试  MBA招生  研招在线  中国研究生生网 

更多>>推荐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