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 >

坐在诺奖得主的台下
发布时间:2018-10-16 08:33 发布作者:中华研招网

北京时间2018年10月2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法国学者热拉尔·穆鲁(Gérard Mourou)是三位获奖者之一。

2018年10月12日15:30,穆鲁出现在北京大学物理西楼三层思源多功能厅,在以“ELI极端光学研究及未来发展:高能量单周期激光科学”为主题的讲座中担任主讲。

众多期待

大约13:30,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017级本科生罗昶恺来到了物理西楼三层,此时思源多功能厅的门仍然紧闭着,但保安已经到场,门外的几排桌子也已坐满了人。

情况比罗昶恺想象中要好一些,他长吁了一口气:“我以为一点就会有很多人了,但刚刚站着的只有几个。”即将面对的是站在诺贝尔奖高峰上的大师,罗昶恺担心讲座内容过于专业,自己在理解上可能会有些困难,“但至少可以感受一下大师风范。”

△13:30的多功能厅外

刚过12点,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2018级研究生徐可新就从学校出发了。她搭乘一个多小时地铁来到北京大学,最终找到物理学院思源多功能厅时,已是14点。此时,多功能厅外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工作人员指引着大家:“15分开始本校物理学院学生进场,45分开始本校其它院系学生进场,15点开始外校学生进场。”

“到我们进场的时候肯定已经没有座位了,来的同学实在太多了。”但徐可新对这场讲座和还未出现的穆鲁仍然充满了期待。穆鲁的研究领域正是徐可新的学习方向,她“希望能多了解自己的研究方向现在发展的一些情况,畅想一下自己未来的研究,力争将更多的想法运用到科研中,做出更大的突破。”

△排队等候入场

很快,思源多功能厅内坐满了人。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杨诗祺进场后便开始找座位,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最后一排:“我本来以为这个点就已经够早了,没想到讲座太受欢迎了。”最终她不得不放弃寻找座位而在侧边站着。

虽然自己目前的研究方向和光学关系不是很密切,但杨诗祺认为方向不应该被框定得太早,并且她更希望在这场讲座中听听穆鲁的研究经历,从中获得启发。“以后做科研肯定会经常遇到问题,关键在于怎么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到半小时,多功能厅内已坐满人

面对面的90分钟

15:30,穆鲁走向演讲台。在表达了自己来到北京大学交流的愉悦心情后,穆鲁开始了他一个小时的讲座。

穆鲁及其学生唐娜·斯特里克兰(Donna Strickland)凭借“啁啾脉冲放大”技术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这场讲座中,穆鲁和听众分享的主要就是这项研究工作。

除了回顾啁啾脉冲激光放大技术发展的历史之外,他还介绍了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一些实验方法,以及这项研究成果在科研和民用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穆鲁向听众招手问候

△讲座刚开始时

“我专业的方向就和激光有关,所以大部分还是听得懂。但是在实验方法部分他讲到了量子光学的内容,我可能不太理解。”魏玉栋是物理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非完全重合的研究方向并没有阻断他的思考,穆鲁在讲座中提到的科学成果的应用价值让他想进一步研究,看看还有哪些东西仍存在空间去突破。

谈到啁啾脉冲放大技术的突破性价值,魏玉栋解释说:“原先脉冲激光大概是做到10^(-15)秒这个程度,但有些物理、化学反应的过程非常短,探测不到反应过程。现在这个技术可以将精度提高到10^(-21)秒。”

以广泛应用到国家授时、航空航天、精密测量等方面的原子钟为例,世界上最准的钟误差是10^(-19)秒。魏玉栋表示,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对于科学研究的突破有很大帮助,时间精度越细,能量密度越高,就越有可能探测到原本看不到的东西。

当被问及做研究工作时是否已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并有可能获得奖项时,穆鲁回忆了自己当年做研究时的心路历程。他表示,自己只是认真地把工作一步步完成,并没有想到这在30年后会获得诺贝尔奖。

“诺奖本身不是目的,是脚踏实地做研究的副产品,这对我启发很大。”罗昶恺坦言,自己的心态偶尔还是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而穆鲁的获奖经历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解答和帮助。

△面对面提问

讲座最后,穆鲁以一句 “The Best is yet to come” 结束了演讲。在魏玉栋看来,这是对同在科研路上的众人的鼓励。

在穆鲁突破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前,大多数人都认为激光的功率已经很难再提高。“很多东西看似已经到了尽头了,很难了,其实还有很大的空间,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而已。”但魏玉栋也认为,即使教授以自己的经历鼓励听众,科研仍有难度,更应意识到研究过程的困难性。

“我作为一个做实验的人,其实最害怕的就是每天都在投入,但是又没有收获,这对于积极性的打击是不言而喻的。”刘伟是物理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整场讲座中,科研需要坚持是他最深的感受。在穆鲁最初指导 唐娜·斯特里克兰做这个课题时,就连唐娜自己也怀疑课题的可操作性,但最终两人还是在相互鼓励下实现了突破。

刘伟坦言,做科研时遇到困难“再正常不过”。去年他参加了“搭建泵浦探测时间分辨系统”项目,却始终找不到他们需要的信号,“项目已经进行了半年,总不能放弃吧,但是每天早上起来找信号,晚上又无精打采地回去,这段日子其实是很难熬的。”继续坚持了一个月后,刘伟等人成功排除错误,找到了信号。“教授对科研的坚持其实也是对我们最后能解决问题的一个佐证。”

△听众在认真听穆鲁的演讲

“诺贝尔奖总是颁发给西方的发达国家,还有东亚的日本,为什么中国就很少拿这个奖呢?是否因为中国的科研水平还比较低呢?”这是魏玉栋向穆鲁提出的问题。

手持话筒的穆鲁再度开口。他首先肯定了中国目前的水平,并表示中国的科研发展得很快,未来获得诺贝尔奖也是大有希望,科研学者只需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他强调,我们还需要时间。

在刘伟看来,创新性的缺乏和在实验平台上与发达国家的差异是目前国内科研较难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因素。啁啾脉冲放大技术之所以能被发明,首先就在于这个富有创意的想法能被提出来,“还是要敢想和敢做,这点对我们做科研来说还是很重要的。比较可喜的是,国内在这点上已经进步很快了,也有了不少的成果。”

△魏玉栋向穆鲁提问

△穆鲁在回答问题

魏玉栋回忆说,在之前听过的讲座中,主讲嘉宾都肯定了国内科研水平的进步。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他对目前的状态已经比较满意,“也不想愁眉苦脸的,还是保持一个比较积极的心态,之后继续干这一行吧。”

回答完魏玉栋的困惑,穆鲁又补充了一句:“十年后,你将会赢得这份荣誉。”魏玉栋认为,教授是在鼓励所有的中国年轻人,“但当他对我说了之后,我就更加有干劲了。”

来源于:http://yjskyjob.com/

更多研招信息请点击:中华研招网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考试  研究生报考  研究生招生考试  MBA招生  研招在线  中国研究生生网 

更多>>推荐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