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年终绩效考核的时候,同往年一样,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结局。
发了牛文章、拿了大课题的教师,荷包里肯定是个大丰收,自然是喜上眉梢;那些憋不出大文章、每次申报课题名落孙山的教师,自然是愁眉不展。
超额完成定额的自然可以暂时轻松一下,那些老是完成不了定额的教师后果自然很严重:绩效没有,绩效工资自然不要指望了;严重的被领导约谈、降级降等是个大概率事件。
我的朋友中,在二三流高校工作的居多。
与一流高校不太在乎、四流以下高校放弃科研相比,许多二三流高校的领导是铆足了劲头争创世界一流,分给教师的绩效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越来越多的教师面临着科研难以达标的严峻形势。
每年的这个时候,群里的很多同行都在发愁。“救救我,拉兄弟一把,借点绩效!”的呼声不断。
有关部门破五唯的运动似乎还在高潮,但是许多高校科研绩效考核中“五唯”的权重丝毫没有降低。
看样子,靠上级有关部门是远水难解近渴。怎么办呢?
最近,群里的朋友提出了这样几条对策。
第一条
上策,改行从政。
我的一位在外校工作的朋友脑子比较灵活,在学校大规模开展绩效改革之前,就提前闻到了科研绩效的血腥味,赶紧打点关系,弄了个行政副处的岗位,从被管理者摇身一变为一名管理者。
还有一位朋友,计算机专业毕业,眼看科研绩效门槛太高难以逾越,也托了点门子,跑到学校网络中心谋份不错的营生。
第二条
中策,主动认怂。
一些高校将教师分成教学、教学科研型、科研型三类,或者再加上社会服务型四类。
老是完不成科研绩效,说明自己不是科研那块料,只有认怂了。趁早打报告,转行到教学型或社会服务型岗位。
虽然名声难听了点,科研压力也小了许多。
第三条
下策,退休、离场。
认识好几位在外校工作的女教师,50多岁就享受了副高55岁退休、中级50岁退休的优惠政策。问及原因,出奇地一致:不想每年填各种表格、遭绩效考核的那份罪。
华东地区某985高校,近年招聘一大批非升即走的师资博士后。每到一个聘期即将结束前一年,总有几个眼看考核通不过,主动离场的教师。
“此处不养爷、自有养爷处”,这是这些教师离场时的一句惯用语。据说他们到了人才匮乏的中西部的三四流高校,科研虽无大的起色,小日子过得还不错。
第四条
下下策,死猪不怕开水烫。
认识邻省几个省属院校的教师,职称有高有低,都在忙着在外开公司、炒房、兼职。这几位老师根本不关注所在学校的绩效考核。
“绩效绩效,不就是几个钱嘛,哥们不在乎”“我赚的工资是财政拨款,又不是拿校长、院长的钱,没有违规犯法,他们能奈我何?”“把我逼急了,兔子还要咬两口呢!”
我毫不怀疑政策管理者制定科研绩效的良好初衷。然而,如果一项考核,大部分勤勤恳恳、认真工作的人都无法通过,都想着逃离、改行,这种绩效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呢?
即使这样“大棒+红萝卜”的威逼下真的使所在高校冲进了国家一流、世界一流的行列,失去师生幸福感支撑的一流建设又有什么存在价值呢?
更多研招信息请点击:中华研招网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考试 研究生报考 研究生招生考试 MBA招生 研招在线 中国研究生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