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考研攻略 > 考研新闻 >

说实话,这些专业考研没用
发布时间:2025-01-17 02:54 发布作者:中华研招网

连涨8年后,考研报名人数开始踩了刹车。

近年来,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可以称得上是一路“狂飙”:2015年还是165万人报名,到2023年报名人数达到巅峰474万。在考研报名人数多年来屡创新高的背景之下,2024年的“急刹”尤其成为令人费解的巨大转折。

当大众对考研的态度回归理性,不考研的学生都去哪了?

与此同时,工学专业的考研热情却反而逆势上涨。像土木工程这样昔日的热门专业,现在“沦落”到不是提桶跑路,就是在考研的路上。

考研还是解决就业压力,提升个人竞争力的万灵药吗?

同时,高教相对薄弱省份则出现较大增长,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显然与“逆向考研”相关。

“逆向考研”指的是,双一流名校考生为了规避竞争,转而把报考目标投向实力更低的普通院校。目标从“上个好大学”,转变为“上岸就行”,这届年轻人真的是清醒不少。

另一方面,随着出入境的放开,一部分考研考生转而选择了留学赛道。2023年,中国学生首选的研究生留学目的地为英国、澳洲、中国香港/澳门。

而那些昔日的朝阳专业,如土木工程、新闻传播等早已流入时代的洪流,成为了天坑专业。上海海洋大学内部就业状况分析PPT显示,2023年上海全市高校研究生就业率只有40.66%。

就业率低,可替代性强,薪资少,更重视实践等等,无疑劝退一心想要考研的学子。

在考研热降温的同时,医学类专业的读研率仍然居高不下。2022届大学生中,医学的读研比例最高,为28.5%。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读研率甚至超过了40%,连续登顶各专业读研率榜首。

对医学生来说,从高考报志愿起就做好了深造的准备,本科5年硕士3年是基础配置,不读博连大医院的门都摸不到。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周期长、要求高,也就是为什么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此外,农学(28.1%)读研比例仅次于医学,还有理学(26.9%)、历史学(22.8%)、法学(21.1%)、工学(21.1%)的读研比例均超过了20%。

其中,工学以外的其他三类,都属于理论性较强的专业。本科毕业后,理论知识积累不深,不好搞科研,实践能力又和市场较为脱节,较难找到对口工作,有点高不成低不就的意思。

而工学的读研比例增长幅度高于其他学科门类,五年内增长了31%。以土木工程为例,该专业就业率较高,而且是对口就业率最高的几个专业之一。但工作环境艰苦、体力劳动强度大,加之近年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看着网络上师哥在工地的劝退,同学们本科毕业纷纷选择“提桶跑路”,研究生换个专业“重开一局”。

更多>>推荐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