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简介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我国大气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学科种类最多的国家社会公益类研究机构,隶属于中国气象局。位于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46号。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是以研究灾害天气、气候与气候系统、大气成分、雷电防护与大气探测、人工影响天气、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等为主攻方向的我国大气科学综合研究基地,面向中国气象事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科学技术问题和国际科学前沿,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同时兼顾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国家级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发展历程

其前身为1956年8月成立的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1978年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1991年更为现名。2000年被国家科技部遴选为国家公益类科研院所科技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01年起进入科技部支持的国家公益类研究院。

目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正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需求,瞄准解决气象业务服务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和科学前沿的综合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问题,致力于建成专业领域设置合理、重点学科优势突出、科技创新人才汇集、科研业务紧密结合的国内一流国际有一定地位的气象科学研究机构而努力。

人才状况和机构编制

现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以科技人员和高学历人员为主体的实力较为雄厚的研究队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4人、国家“百千万计划”人才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在职职工270人,其中,正研级科研人员68名,副研级科研人员94名,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人员分别为153人和55人。我院作为国家首批大气科学研究生培养单位,目前在读博士后16人、博士生67人、硕士生132人。

目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有5个职能处,设有6个科研机构,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中国气象局部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云雾物理开放实验室、大气化学开放实验室)。我院还设雷电物理与防护工程实验室和遥感与气候信息开放研究实验室。与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联合共建了遥感与气候信息开放研究实验室。拥有庐山云雾试验站和固城试验站。联合省级气象局共建了10余个野外科学试验基地。

研究方向的主要成效

长期以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致力在围绕主攻研究方向上持续攻关。在某些领域形成了一批优势和特色科研团队,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东亚季风研究团队)、气溶胶对天气气候的影响研究团队、雾—霾数值预报研究团队、雷达技术气象研究团队、大气雷电技术研究团队、人工影响天气及示范技术研究团队、区域大气污染与光化学研究团队、遥感与农业干旱研究团队。

多年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围绕国家需求和气象事业发展的需求,着力于科技创新和对气象业务的支撑能力。主持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稳步增强,10年来,主持了7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项目),7项国家科技攻关(支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近30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等基金项目、还承担几十项中央级科研院所修购专项、人工影响天气发改委重大专项、重大气象行业专项以及部委重大研究项目等。在大气科学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取得一大批重要研究成果,近20年来,获得国家级奖40多项,以发高水平学术论文等为代表的学术竞争力逐年提升。

多年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努力提升支撑业务的能力。为国家及业务单位输送了10多项人才和成熟业务,有力支撑着气象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设计和科技支持了全球和区域大气本底观测站、大气成份样品分析和数据处理业务、中国气候观测系统(CCOS)、青藏高原综合监测网、发展了极地气象观测业务、开发了亚洲沙尘暴数值预报系统(CUACE/dust)、中国气象数值预报系统(GRAPES)、中国雾-霾数值预报系统、新一代天气雷达质量控制和数字拼图系统、雷电临近预警系统、人工增雨数值模式系统及装备技术、农业重大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调控技术、遥感光合-水分胁迫作物估产技术、海洋Argo资料同化和短期气候预测技术、中尺度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预警平台(RAFS)、气象精细化客观分析预报系统等等。以上系统和技术不同程度地推广应用到了国家级、省级业务及军队、民航、电力等行业业务中,对国家防灾减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针对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和重大天气气候事件积极提供决策咨询。如奥运气象保障、国庆70周年纪念活动、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等,低温雨雪冰冻、地震、干旱、持续性强降水、泥石流、火灾、大气气溶胶及雾-霾污染、人工影响天气、气候变化及粮食安全等突发事件和议题迅速响应,组织专门研究,形成深度决策服务材料。几十份深度决策材料获国家领导人批示。

校园风光